当前位置: 校区首页>>校区新闻>>正文
【审核评估学院巡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统领,淬炼三金,着力培养一流交通人才
日期:2024年10月16日 10:59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

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着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通过打造“金课”、锻造“金师”、塑造“金牌”的“三金”举措,取得了思政课建设成效辨识度强、思政“大先生”标志度高、思政育人品牌影响度大的“三度”实效。

一、打造“金课”,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一)多元模式打造一流思政课程。

学院探索实施团队化教学、专题化教学,大力推进模块式、体验式、研讨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和运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立基于师师合作、生生合作、师生互动的“五合作”教学模式,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知识图谱,建成国家线上一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学、教、做、养”一体化教学模式,结合地域优势与校史资源,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两路”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革命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建成国家线上一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尊重学生特点,为不同专业学生量身打造教学方案,适应不同类型学生学习,入选重庆市线上一流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打造“双线四阶”三亲育人模式,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获重庆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大赛三等奖、西浦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构建师生“生命相遇”模式,创设有温度的思政课,立项教育部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将思政课开进校史馆,沉浸式提升学生获得感,入选重庆市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推动“暖心作品设计项目”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组建了“3+N”的高质量课程团队,研究构建了集“理论讲授-心理体验-综合实践”为一体的浸润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入选市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市级线上一流课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流课程开设情况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1

形势与政策

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省级混合一流课程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省级线上一流课程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省级线上一流课程

6

思政课综合实践

省级实践一流课程

7

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

(二)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打造“三环四化”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成了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成功立项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课题1项、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项;入选重庆市实践教学一流课程、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示范案例。开发的“感悟‘两路’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虚拟仿真实验课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再现“两路”修筑历史及社会实践全过程,已有九万余人次参与,且入选重庆市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为思政课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多方协同共建优质资源

学院通过与市内外高校联合开展“手拉手”集体备课活动,包括与校内其他专业骨干教师跨专业集体备课以及举办多种全国集体备课会,形成协同效应,孵化出众多优质教学方案,提升了整体教学水平。与北京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联合建设虚拟教研室,2021年成功申报重庆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虚拟教研室,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同时,与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市工业博物馆等多家单位结对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还与市内外7所高校联合在乌兰布和沙漠土壤化中试基地共建“高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已共建了多个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有效拓宽了实践教学渠道,丰富了实践教学资源。

(四)注重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结合,凸显交通行业育人特色

学院积极探索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让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在育人节奏上保持同频共振。结合交通行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特色,融合专业教育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思政+交通的鲜明特色,组织一批青年骨干教师结合其专业背景,联合各专业学院的专家教授,打造《大国交通》《工程伦理》等一批具有交通大学特色的跨学科选修课。与交通行业精英共同打造有交通特色的思政课程,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二、锻造“金师”,着力建设乐教善教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一)外引与内培相结合,促进教学能力提升

学院积极引进李海峰、张建军等省部级人才和20多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的优秀博士,柔性引进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知名专家。在大力外引的同时,学院厚植教师成长沃土,近五年来,1人入选巴渝青年学者,1人入选重庆市英才计划名家名师,5人入选重庆市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多名教师在各级各类讲课比赛、教学创新大赛、教学活动中屡获佳绩和荣誉。

(二)建舞台与树标杆相结合,树榜样风范

学院建有5个特色学科方向、打造10个省部级和校级科研平台,让教师在学科和科研团队中互助互促成长。学院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大力培育和选树标杆,王戎教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思政课教师,傅红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最美教师、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理论武装与实践研修相结合,助教师全面发展。学院积极选派教师参加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及重庆市教委组织开展的哲学社会科学骨干研修等高水平理论学习培训,不断增强教师的理论武装、提升理论素养。学院每年暑期组织全体教师到厦门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青海大学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开展实践研修,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和史料、提升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水平。

三、塑造“金牌”,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

(一)强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塑造“五微一体”党的创新理论微宣讲品牌。邀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理论报告团来到校,与重庆五所高校的马院学子共同开展青年学子联学联讲党的创新理论活动。成功创建“交通文化研究中心”“重庆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暨创新发展中心”两个省部级平台,连续4年举办“全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年度发布会暨学术前沿论坛”,在全国思政学界产生广泛影响。

(二)打造“廉洁教育最后一课”思政课特色教学品牌。2017年底,学院联合学校纪委创建了占地800平米目前市属高校首家党风廉政教育中心,利用该中心作为场地进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开展本硕博毕业生廉洁教育“离校最后一课”教学,为学生开启职业生涯廉洁建设扣好第一粒扣子。截至目前,已经覆盖了8年五万余名毕业生。该做法获得了交通运输部廉洁建设最佳案例奖(2021),被全国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三)打造“两路·一梦”社会实践活动品牌。以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为宗旨,推进交通强国战略,助推“两路”地区乡村振兴,学院持续6年组织师生开展“两路·一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推进实践活动项目化、品牌化建设,“两路·一梦”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团队获重庆市社会实践优秀团队、重庆市品牌项目,学生作品《行道——“两路”精神公益传播团》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


关闭

联系电话:023-63430008      校区地址:重庆市双福新区福星大道1号     邮编:402247
邮箱:cqjtukxc@cqjtu.edu.cn    渝ICP备11007697号 © 2018